分类:抖音百科时间:2025-09-30 04:02:26浏览量()
“讳莫如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uì mò rú shēn。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唯恐暴露。“讳”指的是避忌;“莫”指没有谁;“如”意为像;“深”表示程度很深,这里指瞒得很紧。
该成语出自《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意思是,为什么如此呢?因为事情重大,难以言说,所以讳而不言。如果有所见,恐怕比这更深,还是瞒着吧。
这个成语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用于描述事情被深深地隐瞒着,不愿让人知道。它也可以用作状语,修饰动词,表达隐瞒的程度之深。
例如,在现代社会中,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情况,这时就可以用“讳莫如深”来形容这种状态。
“讳莫如深”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事情重大,讳而不言。这个成语源于《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原文是:“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这里的“讳”指的是避忌,而“深”则表示隐秘。整句话的意思是,事情的重大程度到了无法公开言说的地步。
关于这个成语,有一个相关的典故:
楚灵王凶暴,国人患之。王闻群臣多有怨恨之声,于是出猎,使人遗之弓,曰:“愿王无忘乃父之业。”楚人因曰:“王不知此。吾先君楚昭王,有宠于先君,而身死,骨肉且尽。今王出猎,臣愿得死于王侧,以报先君之仇。”王曰:“止!吾与王同姓,吾不射之。”居数月,楚君病,国人攻王。王使人请于少正卯,曰:“寡人闻之,‘谣言止于智者,其次在共,其次在卜。’智者不敢妄言,共者不得专谋,卜者不敢非圣。今众叛亲离,能无深虑乎?寡人出猎,伯嚜曰:‘楚王好狩猎,吾欲与王同狩。’王曰:‘止!’及令兵车,伯嚜驾车,王御者止之曰:‘天下闻王出猎,伯嚜为欲杀王,王顾命左右曰:‘止!’于是使王良造父御车,伯嚜拔剑逐王,王顾命左右曰:‘与国同姓,射钩,楚王敢射之?’射之,伯嚜死;王亦死。”
这个典故讲述了楚灵王因为凶暴而遭到国民的怨恨,后来有人提议趁机刺杀楚灵王,但被王所阻止。后来,楚灵王病重,有人再次提议刺杀他,但王再次拒绝,并告诉左右的人,他们与楚王同姓,如果敢于射杀楚王,就是背叛国家。醉终,王和伯嚜都遭到了刺杀,但楚国的国君却得以逃脱。
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事情的重大程度以及人们对此的讳莫如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