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快手百科时间:2025-09-17 02:03:19浏览量()
“玉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yù yuán。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康熙字典》,其中收录了“玉湲”一词,并解释为:“水名,在登州(今山东烟台)。”此外,《集韵》中也提到了“玉湲”,并将其归“源”部,解释为:“水名,出登州。”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玉湲”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出现,如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就有“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描述,虽然此处并未直接提到“玉湲”,但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澈、纯净的水汽氛围,这与“玉湲”所蕴含的意象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专家。
“玉髄”中的“髄”字指的是骨髓,而非玉石。玉髄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ù mǔ,出自《汉书·贾谊传》。在这个成语中,“玉髄”可以理解为像玉的骨髓一样珍贵的东西。
以下是关于“玉髄”的详细解释:
1. 字义解释:“髄”字本意指骨髓,古代常用来比喻珍贵或重要的事物。
2. 成语含义:“玉髄”作为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像玉的骨髓那样珍贵的东西。它强调了某物或某人的珍贵性和重要性。
3. 出处与用法: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贾谊传》,原文是“故夫天下之殊功异行,孝弟忠信仁义礼智四者之顺,皆出于其本,而‘玉髄’不过其端。”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综上所述,“玉髄”中的“髄”并不指玉石,而是指骨髓,且整个成语用于比喻珍贵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