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快手百科时间:2025-09-10 02:01:56浏览量()
“假释”中的“释”的含义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
1. 释放:从字面上来看,“释”有释放、解除的意思。在假释的语境中,它指的是未经原定期限结束,就允许某人离开拘留、监禁或服刑等状态。
2. 赦免:“释”也可以表示赦免、免除。在法律上,这通常指对犯罪人的一种宽大处理,暂时或永久地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
3. 解释:“释”还有解释、说明的意思。在法律文献或日常用语中,它可能指对法律条文、规定或概念的阐释和解读。
4. 显现、出现:“释”还可以表示显现、出现的意思,如“释迦牟尼佛”(佛教创始人)的名字中,“释”就有出现、显现的意味。
在假释制度中,“释”的核心含义是释放,特指未经原定期限结束,就允许某人离开拘留、监禁或服刑等限制。这种制度通常旨在鼓励犯罪人悔过自新,同时兼顾社会的安全与秩序。假释通常基于犯罪人的表现、假释条件的满足以及法律程序的正当性等因素来决定。
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的刑罚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释放的制度。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的条件下,附有条件地将其予以释放的制度,体现了对犯罪分子的人道处理,但它不是减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醉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假释需要在监狱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醉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详情请结合具体情况向专业律师咨询。